髂脛束磨擦綜合症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

香港人愈來愈注重健康,行山、跑步、踏單車已成為假日受歡迎的活動。然而每逢到秋冬郊遊季節,都有不少病人因為運動後有膝蓋痛問題而求醫,一般人會以為是運動姿勢不正確才引致膝蓋痛,但其實最常見的原因是「髂脛束磨擦綜合症」(Iliotibial Band Syndrome)。

髂脛束在哪裡?

髂脛束  (Lliotibial band) 是大腿外側的一層筋膜,由盤骨一直行走至膝關節。髂脛束質地非常厚韌,負責穩定膝蓋動作,當我們屈曲或伸直膝部時,髂脛束會隨著膝部的活動而向前或向後移動。

甚麼是髂脛束磨擦綜合症?

當髂脛束經過膝關節時,會經過大腿骨一個叫外髁 (Lateral condyle) 的突出地方,在正常的情況下,髂脛束會隨著膝蓋移動時不會與外髁發生摩擦,但當髂脛束的張力過緊,或膝部過量運動並重複屈伸,便會使髂脛束與外髁產生摩擦,嚴重者會引致發炎,亦即所謂的髂脛束症候群(Iliotibial Band Syndrome)。

我有髂脛束磨擦綜合症嗎?

如有以下症狀,便有機會患上髂脛束磨擦綜合症:

  • 在運動後,大腿或膝蓋外側疼痛
  • 加強運動時,特別是長跑、踏單車和行山,痛楚會更明顯
  • 運動時屈曲雙腳有困難,在落山或落樓梯時痛症會加劇
  • 膝蓋有發紅、發熱和腫脹

一些運動需要反覆彎曲膝蓋,較易患上髂脛束磨擦綜合症,包括跑步、踏單車、行山、籃球、跳高等等。運動時會讓位於膝蓋外側的髂脛束不斷摩擦,尤其過度使用後造成的膝蓋外側受傷,長時間運動甚至會變得腫脹不適。

初期的髂脛束症候群只會有類似針刺的感覺,疼痛感覺不算太明顯,容易被病人忽略。但隨著時間愈長和運動加劇時,痛楚不適會變得強烈,有時甚會從膝蓋漫延至大腿以上的位置。

有甚麼運動會引發髂脛束磨擦綜合症?

  • 跑步﹕長跑者跑步時過度彎曲膝蓋而引發痛楚,跑步初學者突然增加運動量或強度也很容易患上髂脛束磨擦綜合症。
  • 行山﹕在較多崎嶇山路及在山上頻繁上落樓梯時,需要反覆屈曲和伸直膝蓋,使髂脛束在膝蓋和骨頭間不斷摩擦,容易導致受傷發炎
  • 踏單車﹕如單車座椅位置或高度有問題,會引致膝蓋肌肉過度使用,使膝蓋外側的髂脛束不斷摩擦,引起痛楚。
  • 籃球、排球﹕需要經常屈曲膝蓋跳耀的運動

如有髂脛束磨擦綜合症,應該如何處理?

病人可以從3方面處理髂脛束磨擦綜合症﹕

  1. 改變運動模式

要即時減少痛楚,病人必須暫時停止需要反覆彎曲膝蓋的運動,讓發炎位置休息。病人亦可改變運動模式,可嘗試其他不會加劇膝蓋外側痛楚的運動,例如游泳、瑜伽、散步等等。

  1. 多做伸展運動

進行運動前,除了要做熱身動作伸展大腿及小腿肌肉,亦要伸展髂脛束,以提升髂脛束的柔韌性及盆骨肌肉的強度,建議病人跟從以下短片每天做伸展運動。

Source: Tone and Tighten
  1. 循序漸進地提升運動量

當痛楚有改善,病人可以循序漸進地回復運動,以下是幾個小貼士﹕

  • 以短跑代替長跑,避免髂脛束負荷太重
  • 運動後以冰敷或服用輕量止痛藥減少痛楚
  • 避免在斜路上跑步
  • 穿著合適及配合腳形的鞋墊

如嘗試以上的治療方法後,痛楚持續沒有改善,應該立即諮詢骨科醫生,以了解是否其他原因引致痛楚。

Photo designed by Freepi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