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對膝關節,較少人認識髖關節,但當發生問題時,症狀往往較膝關節嚴重,亦是第二最常需要接受關節置換手術的關節。本文將介紹髖關節問題的症狀,讓大家及早發現,及時求醫。
髖關節痛楚:位置
邊度係髖關節 ?
髖關節是連接盤骨和大腿骨的關節,盆骨部分的外形像一隻碗 (髖臼),而股骨部分的外形像一個波 (股骨頭),波和碗結合就做成一個活動幅度很大的關節 。它位於身體和大腿之間的腹股溝,就是當我們坐下時,身體和大腿之間的摺位。如髖關節出現問題,就會於腹股溝前方或外側感到痛楚。

髖關節痛楚:早期症狀
點樣知道自己髖關節有問題 ?
有些日常生活的動作需要靈活的髖關節,例如彎身穿鞋襪和剪腳甲、坐矮凳和踎低等。當髖關節開始出現早期問題時,患者可能還未感受到痛楚,但做這些動作時會感到困難。

髖關節痛楚:後期症狀
會唔會行路趷下趷下?
隨著問題惡化,關節的軟骨逐漸流失,到最後會造成骨磨骨,引致痛楚。為減少痛楚,患者行路時會避免將體重放在有問題的一邊,所以行路時會趷下趷下。然後骨骼也會流失,造成長短腳, 令患者跛行的情況更嚴重。

髖關節痛楚﹕容易混淆的病症
如果pat pat痛會唔會係髖關節問題?
如果痛楚位置是在臀部,問題多數是腰椎神經問題。當腰部脊椎出現退化,會令入面的神經管道收窄,令通往臀部及下肢神經受壓,亦即是「腰椎管狹窄症」。患者會於臀部及大腿後方感到不適。相反髖關節問題的痛楚位置不同,是在腹股溝前方或外側。
另外,兩者的痛楚時間也不同。腰椎管狹窄症會影響病人站立,因為當站立時腰椎神經管道變得更加狹窄 ,病人當站立煮餸、沖涼或刷牙時會感到不適,站立一段時間後需要坐下休息,而髖關節問題較少影響病人站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