腕管綜合症 (Carpal Tunnel Syndrome) 是指手腕的正中神經線受到擠壓而產生的病症。症狀包括在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及無名指側感到麻痺和刺痛,夜間疼痛會加劇,患者可能會因為麻痺而失眠。嚴重時會導致大拇指肌肉萎縮,影響手指肌力和拇指活動能力。
由手腕結構了解腕管綜合症
腕管是位於手腕底部的一個狹窄的「隧道型」空間,腕管內有9組屈指肌腱(Flexor tendons)和正中神經線(Median nerve)經過,正中神經負責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及一半無名指的感覺訊息傳遞及肌肉控制。當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時,便會引致手指麻痺的症狀。

圖片來源 : https://orthoinfo.aaos.org/en/diseases–conditions/carpal-tunnel-syndrome/
腕管綜合症的成因
腕管綜合症的主要成因是由於長期勞損引致,長時間重複及過度使用手指、手腕或手臂,引致腕管內的筋鍵及軟組織發炎、勞損或腫脹,使正中神經線受壓。日常生活或工作上需要經常屈曲手指和手腕的人,例如家庭主婦、清潔工人;或需要長時間使用震動工具,如地盤工人;或長期使用鍵盤和滑鼠的文職人員,都有較大機會患上腕管綜合症。

此外,腕管綜合症亦常見於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、腎病、類風濕等病患者、過度肥胖人士。在懷孕時期和更年期亦較容易患上腕管綜合症。
手指麻痺就是患有腕管綜合症嗎?
手指麻痺只是腕管綜合症的其中一個症狀,一般而言,腕管綜合症有以下常見症狀﹕
- 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和無名指感到麻痺刺痛,在晚上時情況痛症更明顯,甚至會因麻痺而影響睡眠
- 手指的敏銳度減低,感覺冷熱的靈敏度都降低
- 雙手活動不靈活,有時感到無力握緊,影響日常生活
- 嚴重患者會引致拇指肌肉萎縮,影響拇指功能
- 大多數患者的症狀會隨時間而惡化

圖片來源 : https://www.practicalpainmanagement.com/pain/neuropathic/carpal-tunnel-syndrome/carpal-tunnel-syndrome-0
大家可以在家中以Phalen’s Test的方法自我測試是否患有腕管綜合症﹕
Phalen’s Test﹕提起手肘,手腕屈曲,手背貼手背,保持30秒,留意手指及手掌有沒有麻痺感覺。

如有麻痺感覺,便有可能患上腕管綜合症,建議尋求骨科醫生臨床診斷。骨科醫生一般會向患者了解手腕和手指出現任何典型症狀,例如手指外觀、力量和感覺。亦可能會建議做神經傳導測試(NCV) 作進一步檢查來確認診斷。
腕管綜合症的舒緩小貼士
如患有輕微症狀的腕管綜合症,可以跟隨以下方法舒緩不適﹕
- 停止引致手部麻痺和疼痛的活動,如因工作關係不可停止,盡量在活動之間安排適當休息,讓手腕關節及肌肉輪流休息
- 工作或運動後做適當的舒展運動,增加手部軟組織的柔韌度
- 改善工作程序,避免長時間重覆使用手腕
- 善用輔助工具分擔手腕負擔
腕管綜合症的治療方法
骨科醫生一般會先建議非手術治療腕管綜合症,包括以下﹕
- 職業治療:
- 佩帶度身訂製復康手托,保持手腕輕微托起,減少神經線受到擠壓,舒緩疼痛、麻痺及避免手腕情況惡化
- 調整日常生活及工作動作的姿勢,避免過度屈曲手腕關節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
- 物理治療:
- 利用超音波、電療等減輕痛楚及控制正中神經發炎的情況
- 進行手腕及前臂肌肉的伸展運動,以增加腕管周圍的肌肉及韌帶的柔韌性,減少腕管的壓力
- 藥物治療︰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 (NSAIDs),以舒緩疼痛及減輕腫脹,但不建議長期使用
- 局部注射治療:注射類固醇到腕管,以減少屈肌腱鞘和腕管內其他軟組織的腫脹,為正中神經提供更多空間,但不建議長期使用
腕管鬆解術
如非手術治療不能舒緩麻痺不適等症狀,患者便要考慮做「腕管鬆解術」,為正中神經線減壓。腕管鬆解術是一項小手術,可透過局部麻醉進行。手術切口在手腕開一個小切口,切開腕管頂部的韌帶,作用就像把隧道的天花打開,以減低正中神經在腕管內的受壓,最後為手腕的切口以縫合線繨合。
大多數患者可以在手術後即日回家休息,一般會在2星期拆線。期間患者要多活動手指,並保持手術敷料乾燥。醫生會處方口服止痛藥以減輕頭幾天的傷口疼痛,患者可以在有需要時服用。根據研究顯示,大部份患者經過以上治療後都可完全康復。
預防腕管綜合症
要有效預防腕管綜合症,要經常留意護理手腕和手指,日常工作需要定時休息,作伸展手腕運動。手腕盡量保持自然狀態,不要過份屈曲手腕。避免長時間書寫或打字,建議使用滑鼠墊或鍵盤墊保護手腕。在進行重複性動作時,交替使用雙手,減少勞損機會。